资产证券化专题之一:资产证券化概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17.10.10
返回上级

  中融?专题|资产证券化概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之一)

  

  2017 年上半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创新品种层出不穷,参与主体更加多元。特别是在相关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不良贷款支持证券、PPP 资产支持证券发展迅猛,资产证券化在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此,中融研究特推出系列专题文章,为您详解资产证券化。本文是该专题的第一篇,将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出发,梳理其发展特点、产品分类、核心步骤和操作要点,并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实际,总结其发展特点和市场热点。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史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最初起源于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经过了迅猛的发展,到现在 ABS 包括其衍生的 MBS 等相关品种已占超过美国债券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成为第一大券种。

  在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资产证券化业务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端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我国大陆地区对于 ABS 较正式的尝试始于 2005 年,中间经历了因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过度发展而直接导致的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危机而中断了四五年,直至近三年这项业务才又引起了管理层的重视,又开始发展起来。

  随着 2014 年底银监会、证监会推出资产证券化的备案制,自 2015 年起,国内资产证券化发行呈现井喷之势。

 

  资产证券化与传统证券化的区别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即期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的、稳定的未来现金流的资产进行组合和信用增级,并依托该基础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可以流通的有价证券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传统证券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发行股票、企业债务融资方式。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信用主体不同

          1.资产证券化以企业的部分资产为基础进行融资

          2.传统证券化以整个企业的信用为基础进行融资

  因此资产证券化大大拓宽了企业融资的范围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始于2005年,该年也被成为是“资产证券化元年”。

  2005年4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管理办法》,正式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构建了以央行和银监会为主导、以信贷资产为支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并流通的体系。

  2005年8月,中金公司设立的“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落地,券商资管计划成为了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载体。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面临较大的舆论压力,银监会即刻叫停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证监会则从2006年9月后就暂停了项目审批,这一时期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陷入全面停滞阶段。

  2012年5月,央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重新启动试点。

  2012年8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并实施《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正式推出资产支持票据ABN,非金融企业资产收益权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自2012年重启资产证券化至今,我国共发行5402只资产支持证券,总募集资金额24064.63亿元。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及大事记

  资料来源: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资产证券化产品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式,最普遍的是根据交易所使用的基础资产来分类。

  目前,市场上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两大类。

  而住房抵押担保证券又可以分为住宅抵押担保证券(RMBS)和商业地产抵押担保证券(CMBS)及其他衍生证券(CMO)。

  资产支持证券又可包括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学生贷款等为基础资产的ABS及CDO。

  CDO主要是以投资级、高收益级公司债,杠杆化银行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衍生证券,包括债券抵押债券(CBO)和贷款抵押债券(CLO)。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资料来源: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

 

  资产证券化与其他融资方式比较

 

  企业通过股权或债权融资(企业证券化)是在资产负债表右边进行融资,以企业整体为融资主体,假设企业会永续经营。

  企业股权和债权投资者都会关注融资企业的整体信用,表现和发展潜力,所以企业在传统融资中会受到很多来自投资者的限制和自身整体条件的制约。

  对投资者来讲,企业与资产不同,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永续经营实体,会从事很多不同的经济活动,所以对企业的寿命和发展边界的确定很难,属于无边界问题求解。

  另外,资产负债表右边的融资一般会导致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周转率和资产回报率的下降。

  资产证券化融资则不同,由于“破产隔离”机制的使用,发起人可以真正将证券化资产与发起人整体信用风险隔离开来

  被证券化的资产不再与发起人存在收益风险关系,即使发起人被破产清算,证券化资产也不会被列为清算资产。

  由于破产的发起人及其债权人不能对证券化资产行使追索权,证券投资者不必担心发起人的整体信用风险,而是可以集中关注基础资产本身的质量和风险。

 

 

 

  银行资产负债表“左”“右”融资比较

  资料来源:《金融新格局——资产证券化的突破与创新》

  资产证券化与其他融资产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上

 

          第一,用于证券化的是基础资产,而不是发行人的整体信用,这与债券、票据等融资方式有着重大区别。

          第二,基础资产需要证券化,即具有标准化的证券形式才可流通,这是信托公司、金交所等设计的融资产品所不具备的。

          第三,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对于普通投资者无法投资的基础资产,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标准化、证券化的投资渠道。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步骤和操作要点

 

          资产支持证券的基本流程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过程包括资产池的组建,交易结构的安排,证券的发行,以及发行后的管理等环节,具体的流程如下

  (1)组建资产池: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根据自身的融资要求,资产情况和市场条件(包括证券需求,定价和其他融资选择等),对资产证券化的目标资产和规模进行规划。根据一定的资产入池条件,发起人要对已有的资产进行分析和评估,将符合条件的资产纳入资产池,有时候发起人还会根据需要向第三方购买资产来补充和完善资产池。必要时,发起人还会雇佣第三方机构对资产池进行审核。

  (2)设立特殊目的实体(SPV):特殊目的实体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关键主体,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发行人(或原始权益人)和入池资产之间的风险隔离(破产隔离)。SPV的经济行为明确简单,资本化程度很低,在整个资产证券化交易中扮演的是通道角色。SPV通过发行证券获得资金,并以此来购买基础资产,组建资产池。

  (3)构架和信用增级:根据市场条件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意见,对资产池及其现金流进行预测分析和结构重组,以实现最优化的分割和证券设计。在这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利用信用增级措施来强化目标证券的现金流和信用保障,实现证券的目标信用评级和发行的最大经济效益。

  (4)信用评级:评级机构对交易发行的证券进行分析和评级,为投资者提供证券选择和定价的依据。这一步和第(3)步之间往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信用评级机构一般会从交易一开始或计划阶段就参与进来,在资产证券化的整个设计和发行过程提供意见和反馈,而且一般会在证券发行后一直跟踪观察交易的表现。发起人有时还会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对交易的资产信息,建模结果和交易文件的披露进行审核以保证交易信息的质量。

  (5)证券发售:由承销商通过公开发售或私募的形式向投资者销售证券。特殊目的实体从承销商处获得证券发行收入后,按约定的价格向发起人偿付购买基础资产的资金。

  (6)后期管理:上面所讲的5个步骤一般都是在几个月或几个星期内(有的甚至是几天内)完成的。但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具体工作并没有因为证券的出售而全部完成,其实,这才是交易的开始。特殊目的实体会聘请专门的服务商或管理人对资产进行管理,在很多情况下,发起人一般有偿作为资产服务人对资产池资产进行服务。这些管理和服务工作包括资产现金流的收集,账户的管理,债务的偿付,交易的监督和报告。当全部证券被偿付完毕或资产池里的资产全部被处理后,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过程才算真正结束。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

  资料来源: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

         资产证券化的要素

 

 

 

  典型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结构

  资料来源: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

  (1)基础资产

  指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用作打包、重组的流动性较差,但未来具有稳定现金流的目标资产(池)。基础资产的核心点在于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以此发行证券,而其现金收入能够覆盖本息。流动性较差的基础资产以证券化的方式出售给第三方,马上获得现金对价,从而实现了流动性。

  (2)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结构化)的过程是对基础资产进行选择、搭配,计算现金流,并进行分层、分级和重组的过程。

  (3)资产隔离

  标准的资产证券化中,基础资产作为被转让的标的物,在被转让后,即完成了与原来所有者的分离,此时,该项资产的收益和风险都转移给了新的所有者。原所有者的一切债务抵偿要求,将无法涉及或追溯到该项资产。即使原所有者被清算,债权人也无权清算该项已被证券化的资产。

  在操作时,通常是将该资产出售给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特殊目的公司(SPV)。完成资产隔离后,该项资产的收益完全来源于其未来产生的现金流,而风险则存在于现金流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以及能否提供预期的现金收益。

  (4)信用增级

  指通过提供保证和提高基础资产的信用级别,增加其市场价值,降低投资风险,吸引更多投资者,并降低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成本。经过信用增级,提高了基础资产的信用等级,增强了证券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更易于销售和流通。

  在构建产品时,为提高评级并吸引投资者,一般会采取内部或外部增信手段。内部增信指依赖于基础资产现金流或证券化产品自身交易结构而产生的增信措施;外部增信则依赖于来自特殊目的载体外部的第三方信用介入提供信用支持。外部信用增级操作起来较为容易,担保成本较高,而且证券化产品的信用实质上依赖于担保人的信用。一旦担保人的信用评级被降低,证券化产品的评级也将受到拖累。

  目前来看,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以内部增信为主,而且又以证券分层为主要方法。而企业资产证券化则运用了多种信用增级方式。

 

  内部增信主要方式

 

          证券分层

  最典型的内部增信手段就是对证券进行分层化处理,通过设置优先级和次级证券,对利息和本金的支付进行一定的顺序改变,从而既可以保证优先级证券的偿付,又可以满足投资者对于证券存续期间现金流的要求。在实际中一般发起人将持有次级证券。

          超额抵押

  超额抵押是指用产生较多现金流的资产发行较少的证券,以保证即使资产变质时资产支持证券的本息依然可以得到偿还。这是一种较为“奢侈”的增信手段,因为如此做会降低发行企业对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

          回购

  回售条款指在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时,附带一个发行人回购义务或者购买人回售权力,以保证在基础资产不能支撑证券的还本付息时,发行人仍然可以通过自己未被分割的资产补偿投资者。这种方式成功的关键是发行人在回购点上有回购能力,较难以提前判断。

 

  外部增信主要方式

 

          相关方担保

  相关担保通常是指第三方对 SPV 发行的证券进行担保。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它的形式比较简单而且费用的计算较为容易。

          信用证

  信用证是第三方对证券化资产有一个明确额度的信用支持。通常的做法是银行以信用证的方式发出保证,承诺在满足合同规定的条件下,提供无条件的偿付,它可以提供部分或是完全的SPV债务的偿还。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是将资产的信用风险从信用保障买方转移给信用保障卖方的交易,即信用保障的买方向信用保障的卖方在合同期限内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由信用保障卖方承诺在合同期限内,在买方的交易对手方出现约定的信用违约情形时,向买方支付其遭受的损失。就证券化交易而言,一旦出现无法按时足额兑付资产支持证券各期预期收益及未偿本金余额的违约风险,特殊目的载体作为信用保障买方有权从信用保障卖方处就不足的差额部分获得流动性支持。

 

 

 

  内外部增信措施的优势与弱点

  资料来源:《图解资产证券化——法律操作实务要点与难点》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主要参与方角色

  资料来源: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特点

 

  受监管放开、政策鼓励的影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呈现出快速扩容、稳健运行、创新迭出的良好发展态势,市场存量规模突破万亿,基础资产类型日益丰富,各类“首单”产品不断涌现。资产证券化在盘活存量资产、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市场发行规模持续增长

 

  据CNABS统计,2016年国内全市场共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503只,总规模9013.82亿元,同比增长47.01%,增速较2015年的85.25%有所放缓。

  2017年上半年,全市场共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254单,发行金额总计4987亿元。

 

 

  近几年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

  数据来源:CNABS,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整理

 

  但不同类型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分化明显,2016年四种类型产品发行规模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6年四种类型产品发行规模占比

  数据来源:CNABS,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整理

 

  信贷ABS:发行常态化。

  2016年:发行产品108只,发行规模稍有下降,为3908.53亿元;

  2017年上半年:发行产品51只,发行规模1912亿元,同比增长42.05%;

  基础资产类型:企业贷款、商业地产抵押贷款、租赁资产。

 

 

 

  近年来信贷ABS发行规模

  数据来源:CNABS,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整理

 

  企业ABS:增长迅猛,全面赶超信贷ABS市场。

  2016年:发行产品387只,发行规模4940.72亿元,跃居首位;

  2017年上半年:发行产品194只,发行规模2952亿元,同比增长134.80%;

  基础资产类型:保理融资债权、基础设施收费、企业债权、融资融券债权、信托受益权、应收账款、租赁租金。

 

 

 

  近年来企业ABS发行规模

  数据来源:CNABS,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整理

  资产支持票据ABN:占比较小

  2016年:发行产品7只,发行规模154.57亿元,占比仅为1.83%;

  2017年上半年:发行产品8只,发行规模113亿元,同比增长234.92%。

  资产支持计划:起步较晚,规模相对较小

      仅有1只在上海保交所资管平台挂牌交易,即规模为10亿元的“长江养老-太平洋寿险保单贷款资产支持计划。

  

  

  

          基础资产类型越加丰富

  不同模式的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类型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信贷ABS:企业贷款、汽车抵押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

          企业ABS:实行负面清单制。融资租赁资产、信托受益权、消费性贷款、收费收益权和应收账款这五类基础资产的产品发行规模均在400亿元以上。

          ABN:企业应收账款、租赁债权、信托受益权等财产权利,或基础设施、商业物业等不动产财产或相关财产权利等

          资产支持计划:可特定化,权属清晰、明确;交易基础真实,交易对价公允,符合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规定;没有附带抵押、质押等担保责任或者其他权利限制,或者能够通过相关安排解除基础资产的相关担保责任和其他权利限制;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市场参与主体竞争激烈

 

  资产证券化作为新兴市场给各大机构带来了新的赢利点,从2013年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始,各大机构都在争夺发行资产证券化的份额。

          信贷ABS

  参与信托公司数:2015年26家,2016年,22家

  发起机构:包括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公积金中心,地方性城商行、农商行也逐步加入。

 

 

  2016信贷ABS参与机构市占率(%)排名

  数据来源:CNABS,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整理

  企业ABS

  参与公司数:2015年70家,2016年88家

  发起机构:券商、信托、资产管理公司、财富管理公司等

  原始权益人:小额贷款、融资租赁、投资及资产管理等多元金融、公用事业企业和地产经营居多

  发行规模:

  2015年发行规模破百亿元的机构仅5家,排在榜首的是发行239.6亿的恒泰证券。

  2016年发行数量超过10单的机构有9家,发行规模破百亿元的机构共15家,其中德邦证券以36单的发行数量和648.32亿元的发行规模位居行业首位,并且远超过2015年的第一位恒泰证券。

 

 

  企业ABS管理人发行金额(亿元)排名

  数据来源:CNABS,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整理

 

          产品开始分化

 

          评级上调,资产支持证券进一步凸显投资价值

  (1)信贷ABS:2016年共有96只债券评级上调,其中不乏级别调整较多的券种,如15工银海天1B由BBB+调升为AA级

  (2)企业ABS:共有12只债券评级上调。

 

          违约及产品风险暴露初现

 

  违约:2016年,ABS出现首单违约产品——大成西黄河大桥通行费收入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该计划基础资产大桥通行费产生依赖于煤炭行业的发展,而煤炭行业的不景气直接导致了大桥通行费收入的骤减从而产生违约。

  评级下调:

  (1)信贷ABS:华融湘江作为原始权益人发行的湘元2014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优先B档被评级下调;

  (2)企业ABS:渤钢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优先级证券由AAA调低为A,永利热电电力上网收费权债权和供用热合同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优先级由AA+调低为AA。

 

  资产证券化市场热点

 

  由于资产证券化不仅具有传统债券的融资功能,还具备盘活存量资产、降低企业杠杆、优化财务报表、提升产品信用级别等重要功能,其在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化金融服务实体上正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良资产证券化、绿色资产证券化、PPP资产证券化、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ABS、消费贷ABS等项目的有序开展,逐渐将证券化作为一种常规融资方式,助推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不良资产证券化:提高不良资产流动性,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顺应金融市场化改革,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不断恶化,2016年末不良贷款率达到1.74%,逼近警戒线,不良贷款证券化应运而生。

  2016年5月,中行、招行新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意味着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时隔八年再次重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渠道进一步拓宽。

  基于不良贷款中尚有一部分能够回收的贷款,在确认这些贷款比例以及测算清收时间的基础上,将不良贷款打折计算现金流,然后发行相应数量的ABS,提前收回不良贷款,这对于银行短期内减少风险资产总额、降低资本补充压力很有意义。

  区别于过往以公司不良贷款入基础资产池的做法,重启后所发产品的不良贷款类型更加丰富。例如和萃2016-1为首单信用卡不良资产ABS、建鑫2016-1为首单不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ABS等。

          绿色资产证券化:符合资产证券化对基础资产现金流的要求

  2016年以来,现金流稳定、持续周期长的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取得突破。以垃圾回收、污水处理、太阳能发电能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符合资产证券化对基础资产现金流的要求。

  在银行间市场,兴业银行发行首单绿色信贷ABS产品,规模26.46亿元,基础资产池全部为绿色金融类贷款,盘活的资金也将投放到节能环保重点领域。在深交所上市的“中银证券-深能南京电力上网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则为国内光伏行业的首单ABS产品。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流行,绿色资产证券化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PPP资产证券化:进一步盘活了基建领域资产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来,PPP模式便备受关注,国务院和各部委纷纷发文指导运作实施。2016年底,发改委和证监会首次正式启动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将优选主要社会资本参与方为行业龙头企业,处于市场发育程度高、政府负债水平低、社会资本相对充裕的地区,以及具有稳定投资收益和良好社会效益的优质PPP项目。

  在政府信用担保下,PPP证券化项目的风险将相对可控,并且因合作期需求一般为10-30年,产品期限也会较长,能够提前锁定收益,存在低风险、高回报的特点。

  截至2017年2月23日,各地区共上报PPP证券化项目41单,包括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城市供热、园区基础设施等。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已成为交易所ABS市场第一大产品

  经济新常态下,进出口增长乏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日趋增大。2017年至今消费信贷ABS占交易所企业ABS发行量37.6%,已成为交易所ABS市场第一大产品。

  对于不同的参与主体来说,消费金融ABS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对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可以依托自己完善的风控体系和线下获客渠道,获得信用披露完善的客户群体,基础资产质量把控方面的优势,加快信贷资产周转率,改变经营模式,释放资本占用空间。

          对消费金融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扩大资产规模,释放经营空间,在现金流和债务结构上软化短贷长借的问题。

          对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消费场景的自然延伸,将应收账款或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提高资金周转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