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 北京市检三分院
编者按
为充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2022年4月以来,中央部署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北京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高检院工作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能动履职,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贡献首都检察力量。为生动展示全市检察机关专项行动成效,京检君精心策划推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专栏,及时编发全市检察机关在专项行动中依法办案、机制建设、法治宣传等经验做法,共同聚焦检察担当,交出满意民生答卷!
基本案情
王大爷退休多年,平时酷爱书法,也参加过一些社区举办的书画展,在邻里间也小有名气。不久前,王大爷接到某拍卖公司“赵经理”的电话。“赵经理”告诉王大爷,他们拍卖公司认为大爷的书法作品极具收藏价值,升值空间巨大,希望王大爷能将自己的作品委托他们公司拍卖。王大爷听后喜出望外,连忙将几幅自己最得意作品邮寄了过去。
几天后,“赵经理”告诉王大爷,他的作品均以非常高的价格成交,总额达到五百余万元,现在只需要王大爷再缴纳五万余元的“税款”,就可以获得这笔巨款了。王大爷听完,连忙将钱汇了过去。可是 “赵经理”却迟迟没有给王大爷转账,反而不断以需要缴纳材料费、鉴定费、公正费、律师费、汇率差额等名义,向王大爷继续索要数千至数万元不等的钱款。直到王大爷最终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已经陆续汇给骗子数十万元。
检察官提醒
1️⃣ 很多收藏品拍卖类诈骗案件专门以老年人为侵害对象。很多老年人有收藏的爱好,但却不具备鉴别收藏品的专业知识,也不了解拍卖行业的相关规则,极易上当受骗。老人希望能高价变现自己的收藏品,犯罪分子则觊觎老人的钱财。
2️⃣拍卖藏品时要认准有资质的正规拍卖公司。正规拍卖公司在藏品未成交前,一般不会向卖家收取费用或仅收取少量合理支出。在支付费用前,还应采取多种方式确认拍卖公司资质,并最好邀请专业人士陪同,避免落入陷阱。
3️⃣老年人参与收藏品投资或者拍卖活动时,不要轻信电话、网络等推销,谨防所谓“拍卖公司”“艺术品公司”的诈骗陷阱。
4️⃣作为亲属,要多与老年人沟通,向老年人宣传防范诈骗知识,了解他们的生活尤其是财务状况。如果发现老人被骗,应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报警处理。